隧道灾害与风险识别
一、风险识别
1.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:
- 隧道明洞边、仰坡易产生滑坍失稳,对洞内或洞口施工安全造成威胁。
- 隧道出口明洞地段,容易产生坍塌冒顶、引起地表沉陷或边坡滑坍,危及施工人员及设备安全。
- 隧道施工坍塌、变形影响施工安全。
2. 隧道主要灾害类型:
- 隧道水害:包括隧道渗漏水、衬砌周围积水、边墙溶洞出水等。
- 衬砌裂损:包括衬砌变形、开裂、渗漏水,以及端墙、侧墙、翼墙位移、开裂等。
- 隧道冻害、震害和火灾。
二、风险应对措施
1.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的应对措施:
- 洞口工程与洞口相邻工程统筹安排、及早完成,施工避开雨季及严寒季节。
- 洞口施工前,应先检查边、仰坡以上的山坡稳定情况,及时清除悬石、处理危石,并进行不间断监测。
- 洞顶边、仰坡周围的排水系统在雨季前及边、仰坡开挖前完成。
- 隧道开挖应遵循“短开挖、强支护、紧封闭、勤量测、衬砌紧跟、弱爆破”的原则进行。
2. 隧道主要灾害的应对措施:
- 隧道水害的应对措施:适当疏通、注浆堵水、增设内防水层等。
- 衬砌裂损的预防措施:对不良地质地段衬砌,应贯彻“宁强勿弱,宁曲勿直,加强衬砌过渡段,宁长勿短”的原则,并推广光面爆破和锚喷支护,提高混凝土永久性衬砌的抗裂、抗渗性能。
三、应急措施
隧道应急措施主要包括计算机监视系统、排水和抽水系统、特殊的烟火探测和灭火系统等。大型公路隧道多设计成三条并行隧道,人员可通过横向通道从主隧道进入维修隧道或另一条主隧道中,并由汽车快速输送出洞。维修隧道中的气压略高于主隧道,可以有效地防止烟雾或有害气体进入,保证人身安全。